春秋末期左右,古蜀五世的开明皇帝“移梦于国”,“移治成都”,成都因此得名,成为蜀国的都城。经过长时间的经营,成都成为秦国著名的商业城市,来的人越来越多,于是一年一城,两年一城,三年一城成都",后来被称为"成都"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。
杜甫草堂因杜甫而得名。杜甫草堂被杜甫认领。公元759年冬,为躲避“安史之乱”,杜甫从陇右(今甘肃南部)迁至四川,来到成都。第二年春天,在朋友的帮助下,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边,搭建了一间小屋居住。第二年春天,小屋建成,名为“成都草堂”。他在诗《万里桥西一草堂,一池花为沧浪》(《狂人》)中提到成都草堂。
765年,严武病逝,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一起告别成都。两年后被流放到三峡的荆、项。杜甫走后成都,草堂不存在了。五代前蜀中诗人韦庄发现草堂旧址,重修保存。杜甫草堂在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多次修复,最大的两次修复是在1500年(明朝弘治十三年)和1811年(清朝嘉庆年间)
成都城市的形成和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春秋末期左右,古蜀五世的开明皇帝“移梦于国”,“移治成都”,成都因此得名,成为蜀国的都城。当时有最早的“少城”,位于今天的将军衙门一带,呈长方形,比较规整。城内外主要是“干栏”建筑,土墙很少。公元前316年,蜀被秦灭,蜀郡置于其后。公元前311年,张仪和县令张若大规模修建了成都1。
成都城周长12里,高7尺,台城在东,是县衙辖区;西边是一个小城市,是商业区,商铺林立,商业繁荣。有盐铁官收盐铁税,市官管市场,主要收商税。成都该市于这一年正式成立。经过长时间的经营,成都成为秦国著名的商业城市,来的人越来越多,于是“一年成市,两年成市,三年成市成都”,后来又被称为“成都”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【
3、 成都有什么历史名胜古迹【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】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位于成都西十二桥。1985年发掘,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,发现大量早期商代建筑遗址,出土大量陶器、石器、青铜器、骨器、甲骨等。在该遗址中发现商代木结构建筑在国内尚属首次,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结构最完整、构件最齐全、柱基以上最古老的古建筑遗址。建筑采用打桩、竹条绑扎、榫卯连接技术,建筑形式属于干柱式。
位于成都市西南邛崃县林琼镇里仁街中段南侧。相传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开了一家酒楼,这是一个占地6200平方米,将园林和古建筑结合在一起的纪念场所。现存的文君井,据说是当年卓文君开酒店的水井,井的东边是照壁,楷书刻着汉卓文君井几个字。北侧立诗碑,面井刻清代进士曾宪梓楷书《文君井》;另一面刻有郭沫若1957年10月1日抵达邛崃时所作的诗《题文景俊》及其跋。
文章TAG:香楠林 成都 创意 设计 成都香楠林